当前位置:字体转换器 > 行书转换器 毛笔字转换器 书法字体转换器 > 郑板桥书法字酷堂板桥体
郑板桥书法字体转换器控制台(背景颜色可设置透明,生成的图片请保存下载到本地!)
内容
字体
大小
字体颜色
背景颜色
艺术字体推荐配色
郑板桥书法字酷堂板桥体字体的说明
字体分类: 行书 毛笔字 书法字体
字体标签:
字体名称: 字酷堂板桥体.ttf
字体简介: 郑板桥书法字酷堂板桥体是一款简体转繁体的字体库。
  郑板桥(1693-1765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年)进士。官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政绩显著,后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,为“扬州八怪”重要代表人物。
  板桥体是指郑板桥书写的一种书法字体,他用隶书参以行楷,非隶非楷,非古非今,俗称“板桥体”。他的作品如同乱石铺路,总体感觉错落有致,别有韵味,有人说“这种作品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”。同时,“板桥体”一词还被做为作文题出现在了2009年中国高考上海卷中。六分半书,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,并且解释说:“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,又鄙松雪之滑熟,徒矜奇异,创为真隶相参之法,而杂之以行草。”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“八分书”,所谓“六分半”,其意大体是隶书,但掺杂了楷,行、篆、草等别的书体。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,他能将大小、长短、方圆、肥瘦、疏密错落穿插,纵放中含着规矩。看似随笔挥洒,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。从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,所谓“真隶相参之法”,实际上就是将隶书参入到行楷之中,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,至于说是哪“六分”,哪“半分”,其余“三分半”在何处,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。他以兰草画法入笔,极其潇洒自然,参以篆、隶、草、楷的字形,穷极变化。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,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。
  郑板桥作为清代中期传统书风的继承者和革新者,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响。郑板桥在书法字体上的大胆创新,所形成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“六分半书”,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,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,我们应给予郑板桥书法客观的评价。历代对郑板桥书法字体的积极评价,多集中于其功力深厚、兼取众家之长、独辟蹊径、别具一格方面。对郑板桥书法字体“野狐禅”、“游戏笔墨”、“失则怪”、“欲变而不知变”、“不成主流”、“不足为训”的负面评价,多是针对板桥“六分半书”诸体杂糅的创变。郑板桥书法字体的传统功底是深厚的,与同时代的书家相比,其楷书、隶书、草书艺术成就均达到了一定高度。对汉字字形的改造,是历代书家形成自身风格的主要途径,其个性化的“六分半书”正是对汉字字形的幽默化、诙谐化的探索,他的大胆探索、不肯随波逐流的附和帖学的叛逆精神和革新精神,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敬仰的,这种精神是书法艺术字体的灵魂,是中国书法几千年来绳绳弗替、前后相续地发展演变的源头活水。
  表面上看,郑板桥书法的这种创新,是一种杂凑,而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。他对于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及颜真卿、苏东坡、黄庭坚等人的书法,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,但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,是取神遗貌,决不求形似。郑板桥对于书法的创新,主要表现在两个打破上,一是打破篆、隶、正、行、草等各种书体的界限,而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随意安排,主要是楷书、隶书相互参用;二是打破书画的界限,将画竹画兰之法融入书法之中。看他的字,其点画或粗或细、或浓或淡、或长或短,其结体或疏或密、或正或斜、都一任自然,并略做夸张地表现出来。形成一种随物赋形、随形就势的特点。而整体上看,其字体多呈左低右高的扁方形状。由于这种结字特点,他的书法在章法上则是纵有行而横无列,且字与字、行与行之间形成一种疏密错落、揖让相谐的“乱石铺街”之状。他对学书的这种独到见解,加上他对诗、画都有很高的造诣,生活中又饱经沧桑,所以,将思想的旷达与天性的幽默一齐融会与笔端,自然就形成了这种“奇而不诡正”的书法特征。
字体转换器©2010-2023 字体转换器/书法字体在线生成网页版v4.0 蜀ICP备07501339号
版权申明:本站所有字体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及公司所有,如要使用于商业用途,请联系原作者/公司购买。
关于字体转换器